工廠的血管——管道,你了解多少?
無意間抬了個頭,頓時有些懵圈。因為,抬頭的這一眼,觸碰到知識盲區了,一塊非常大的盲區!
上面花花綠綠的管子,專業的叫法叫“管道”。
沒有這些管道,工廠的生產立馬歇菜,如果把工廠比作人的話,這些管道就好比人體內的血管,將養分、能量運輸到身體的各個器官,讓人保持活力。
血管示意圖
管道不僅在工業生產中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,就連我們日常的生活,也完全離不開它,比如,自來水管道、天然氣管道,下水道等等。
既然管道這么重要,那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些“重要人物”們。
1、先看“膚色”
認識一個人,不管你愿不愿意,第一面我們還是會關注其外表,而今天我們要認識的“重要人物”們,除了細一點或者粗一點之外,外表還真看不出什么太大的差異(都是一根根管子嘛)。
考慮到“重要人物”們因為實在太“重要”了,認錯的話會比較尷尬,甚至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后果(想象一下,水管工認錯管子了,導致自來水管出來的不是水,是樓上的排泄物,惡不惡心?)。
為了避免以上情況的發生,根據“用途”的不同,管道被要求以不同的“膚色”出現。
比如管道里是傳送水的,就要求以綠色的“膚色”出色,要標字的話,字的顏色為“白色”。 要是傳遞氣體的,則要求是黃底黑字。
根據傳遞物質的不同,總共分8類,如下圖所示:
上面這個要求是誰給的呢?
是國家,在GB7231-2003里給出的,是強制性要求。需要強調的是,我大中華給的要求和國外的要求還是有所差異的,比如美帝的要求如下:
根據上面的要求,我們大體可以根據管道的顏色,去判斷里面裝的是個啥,喜歡學習思考的朋友可以根據這些要求,判斷下導讀中讓小唐老師懵圈的管道分別是裝啥的。
在GB7231-2003中,除了整個管道的“膚色”差異(管道全長上標識)外,還有4種方法來標識基本識別色。
a. 在管道上以寬為150mm的色環標識
b. 在管道上以長方形的識別色標牌標識
c. 在管道上以帶箭頭的長方形識別色標牌標識
d. 在管道上以系掛的識別色標牌標識
企業可以自行選擇。
管子顏色沒變,加了色環
上面提到的是國標,在一些行業或者企業標準里,涉及到的顏色會更加豐富得多,如《工業管道顏色及標識規范》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下。
2、再看“內涵”
知道外表之后,要想再深入了解“重要人物”,你得熟悉一下其“內涵”。
熟悉的開場白就是:“小伙子,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呀!”
管道是用管子、管子聯接件和閥門等聯接成的用于輸送氣體、液體或帶固體顆粒的流體的裝置。
看結構我都懂,那么問題來了,怎么才能實現這些物質的“輸送”呢?
吸送式(負壓輸送)
讓我們先來杯飲料吧!
杯子里的飲料就好比要傳遞的物質(氣體、液體或帶固體顆粒),吸管則是管道,要想將飲料從杯子里“輸送”到嘴里,我們其實只做了個簡單的動作:“吸”!
這一吸,其實把吸管里的空氣吸出來了,本來好好的,這空氣一出來,管子里不就變得“空虛”了嘛(形成壓差),然后,飲料就“趁虛而入”了。
就這樣,你不停吸,飲料就不停的流到你的嘴里了,這就是負壓原理。
在實際生產過程中(比如塑料粒子集中供料),我們還會用到一個叫“分離器”的家伙。
當風機啟動后,管道內達到一定的真空度時,大氣中的空氣便攜帶著物料由吸嘴進入管道,并沿管道被輸送到卸料端的分離器。
在分離器中,物料和空氣分離,分離出的物料由分離器底部卸出,而空氣通過除塵器除塵后經風機排放到大氣中。
分離器的作用很簡單:過河拆橋。
吸送式的特點:供料裝置簡單,能同時從幾處吸取物料,而且不受吸料場地空問大小和位置限制。其主要缺點是因管道內的真空度有限,故輸送距離有限,裝置的密封性要求很高。
壓送式(正壓輸送)
還有種瓶子長下面這樣。
要想讓(塑料)瓶子里的水出來,你只需要用力按一下瓶身。這一按,塑料瓶子便變形,瓶子內部的空氣就相互“擠壓”(壓力變大),這一直擠壓也不是個事呀,看到瓶子里還有水比較好欺負,于是就把水“排擠”出瓶子,這就是正壓原理。
正壓輸送同樣需要分離器,其特點剛好是相對負壓輸送而說的,如輸送距離較遠;可同時把物料輸送到幾處。其主要缺點是供料器較復雜,只能同時由一處供料。
混合式(正壓和負壓輸送)
既然上面兩種方式都有局限,所以聰明的人類想到將兩種方式混合。
吸送時候,輸送管道內為負壓,物料由吸嘴吸入,經管道進入分離器分離。
壓送時候,輸送管道內為正壓,將由分離器底部卸出的物料壓送到分離器進行分離。管道內的負壓和管道內的正壓都是由同一臺風機造成的。
混合式可以從幾處吸取物料,又可把物料同時輸送到幾處,且輸送距離較遠。
其主要缺點是含料氣體通過風機,使風機磨損加速,整個裝置設備相對復雜,需要配備PLC進行吸壓控制。
3、意外的“驚喜”
再深入了解這些“重要人物”,你可還會發現意外驚喜。
原來管道,不僅可以運輸物料,未來,還有可能,運輸人,對,你沒看錯,是運輸人!
美國特斯拉和ET3相繼提出利用“真空管道運輸”的概念,即“膠囊列車”。如果研制成功的話,搭乘這種列車的乘客會置身“膠囊”車廂,像炮彈一樣從車站發射,逐漸加速至每小時6500公里,從紐約至北京只需2小時,環球旅行也僅6小時。